玉米栈子拆开重晾有讲究!掌握这几个技巧,省心又高产
经过一周的阴雨天气,阳光终于在10月17日周五的早晨穿透云层洒满大地。拉开窗帘,一片明亮的天空映入眼帘,太阳逐渐升高,将院子里的玉米栈子照得闪闪发光。尽管檐角仍在滴落最后几滴雨水,但地面的泥洼与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空气清新宜人。
经过一周的阴雨天气,阳光终于在10月17日周五的早晨穿透云层洒满大地。拉开窗帘,一片明亮的天空映入眼帘,太阳逐渐升高,将院子里的玉米栈子照得闪闪发光。尽管檐角仍在滴落最后几滴雨水,但地面的泥洼与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空气清新宜人。
种玉米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感觉:年年浇水施肥,可产量就是上不去,有时候还不如邻居家没怎么管的收得多。其实不是玉米难种,是没抓准高产的关键步骤。今天就把能直接落地的玉米高产方法讲清楚,都是实打实的经验,照着做就能少走弯路。
在当前连续阴雨天气情况下,对正常在田玉米,不宜组织大规模抢收。在田玉米空间大、通风好、穿着“雨衣”(苞叶包裹),部分还可继续灌浆增加产量,既安全还增产。强行收获不仅增加收获和烘干成本,而且增加霉变风险。
又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如何保证产量和品质,这一阶段也非常重要。关键环节处理好,每亩多打几十斤。
泰山晚报讯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近日,我市农业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三秋”工作。针对部分农户依旧存在的“玉米苞叶变黄即收获”的传统观念,农科专家建议农户适期晚收,以充分挖掘光热资源潜力,实现玉米单产提升。
昨天受到了质疑,原因是前两天和大家说玉米晚收能增产,有朋友不大相信,说到时间就要收,晚收并不利于产量提升,既然有人提出质疑,玉米晚收能不能增产?可以晚收到什么时候以及什么时候收割高产?关于玉米收割时间方面今天和大家一次性说清,建议认真看完。
秋分一过,地里玉米该咋收成了大伙最操心的事。不少农户看着别人家玉米杆都黄了,自家还绿油油一片,急得直跺脚:“这是贪青晚熟了吧?要减产啊!”可别急着下结论!茎叶绿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得看籽粒“实不实”。今天咱们就掰开玉米棒子,说清楚贪青晚熟和活杆成熟咋区分,咋管理
种了八年玉米,我才算真正摸透了成熟收获的“门道”。以前总觉得等玉米叶子全枯了再收最保险,结果年年都有问题:要么籽粒干瘪、千粒重上不去,要么果穗底部发霉,甚至遇到连阴雨还会发芽。后来跟村里种粮老把式请教,再加上自己逐年摸索,终于总结出判断玉米成熟的精准方法,现在
其实,科学安排收种时间,玉米晚收10天,一亩地就能多收80斤左右粮食。这就是农业专家们提倡的"双晚"技术——夏玉米适期晚收、冬小麦适期晚播。
近几年,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在秋季都会提醒农民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鼓励适当推迟玉米收获。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不用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取得显著增产效果的重大节本增效实用技术。通过延长玉米灌浆时间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有非常大的促进
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但这里强调的是“适当”,而不是无限制地越晚越好。它有一个最佳的“窗口期”,错过这个窗口期,反而会带来损失。
当前夏玉米距离收获越来越近,而有些生育期短、播种比较早的地块这两天也开始陆续收割,对于玉米收割提醒大家,不要看邻居家收就立马跟风收割,一定要根据自家具体情况来决定,因为玉米适当晚收有利于产量提升,实践证明,适当晚收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每亩能增产100~1
近几年,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在秋季都会提醒农民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前提下,鼓励适当推迟玉米收获。玉米适当晚收,是一项不用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取得显著增产效果的重大节本增效实用技术。通过延长玉米灌浆时间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有非常大的促进作
在世界屋脊的苍茫画卷中,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人们得以窥见生命在极限环境下的优雅绽放。当一位徒步者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 4800 米处停下脚步喘息时,他的目光被岩缝间一抹顽强的翠绿所吸引 —— 那是成片生长的苞叶雪莲,宛如大自然精心镶嵌在灰褐色山体上的绿宝石,在稀薄空
夏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收获期的选择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后续种植安排。科学掌握最佳收获期,是实现夏玉米丰产增效的核心环节之一。以下从判断依据、实操方法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精准把握夏玉米最佳收获期。
根据前几年的具体时间来看,玉米最佳收获时间为,黄淮海北片建议在10月5—10日收获、不迟于10月15日。而黄淮海南片可延迟到10月10—20日收获、不迟于10月25日。